![]() |
【佛山陶瓷网】中国高镍材料电池“春天”来临 产量翻五倍 |
|
【2018】2018-12-11发表: 中国高镍材料电池“春天”来临 产量翻五倍 ?在动力电池行业的赛道上,中国“选手”ncm523和ncm333在稳步奔跑,ncm622正奋力追赶,更具潜力的ncm811刚从起跑线起步,但势头很猛。ncm333、ncm523、ncm622 中国高镍材料电池“春天”来临 产量翻五倍?在动力电池行业的赛道上,中国“选手”ncm523和ncm333在稳步奔跑,ncm622正奋力追赶,更具潜力的ncm811刚从起跑线起步,但势头很猛。 ncm333、ncm523、ncm622、ncm811是三元动力电池的几种细分类型。三元动力电池指的是正极材料为按一定比例调配的镍盐、钴盐、铝/锰盐的锂电池,即镍钴铝(nca)或镍钴锰(ncm)。 由于镍钴铝电池的研制难度较大,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。镍钴铝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业也以住友金属、日本化学产业株式会社和户田化学等日企为主。目前国内研制镍钴铝电池的企业相对较少。 更多企业使用的是镍钴锰材料。镍的作用在于提升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,钴用于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,锰主要用于提高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。 按照镍钴锰的混合比例,镍钴锰材料按照镍含量由低到高,又可分为333、523、622、811等。目前,国内使用ncm523材料的电池比能量可达到160-200wh/kg,ncm622可达约230wh/kg,而ncm811ca则可以达到280wh/kg。 在11月初召开的第三届2018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,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领域首席专家王芳提及,从产业化角度考虑,中国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值ncm523和ncm333时代,ncm622处于中试阶段,ncm811处于研发阶段,但实际的发展状况比想象的更快。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,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45.6gwh,三元电池占到一半以上。其中,ncm523材料电池仍是主流,但ncm811材料电池的成长速度已不可小觑。 811元年 按照工信部《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》的要求,到2020年,新能源汽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wh/kg以上,力争实现350wh/kg,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/kg,成本降至1元/wh以下。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%以上,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wh/kg。 考虑到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需求和全球钴价上涨的影响,少钴高镍的ncm811材料电池成为企业研发的重点。 5月,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(下称比克电池)开始大规模量产使用高镍811材料的18650-3.0ah动力电池电芯。四个月后,比克电池宣布,其811产品在动力电池出货量中的占比已超过五成,目前已用于多款车型。 在10月举行的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,比克电池又展示了一款已经实现量产的高镍811材料电芯。据比克电池介绍,该款21700-4.8ah的圆柱电芯已达到全球最高容量水平。 比克电池成立于2001年,主要从事锂离子电芯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是国内圆柱电池的代表企业之一。真理研究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比克电池装机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.8%,排名第六。 除比克电池外,国内还有众多电池企业相继宣布它们的高镍电池量产计划。 目前,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天津力神)已实现量产高镍811材料电池,相关车型已进入推荐目录。且该公司研发的nca高比能量动力电池,电池比能量已超过300wh/kg。 据pushevs报道,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(300750.sz)计划于2019年推出ncm811动力电池。宁德时代总裁黄世霖曾表态,公司计划到2020年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/kg。比亚迪(002594.sz)和国轩高科(002074.sz)也提出了类似的计划。 上述三家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列全国第一、二、四位。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,由全球锂电巨头atl的动力电池业务独立而成。2017年起,宁德时代赶超日本松下,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最大的企业,并与2018年成功上市。到今年年底,产能预计超过31.5gwh。比亚迪的产能为28gwh。国轩高科成立于2006年,2014年登陆深交所,产能约为16gwh。 鹏辉能源(300438.sz)、亿纬锂能(300014.sz)等公司也表示,已经完成高镍811电池从产品技术突破,到小批量生产,再到客户送样认证测试的过程。 正极材料企业当升科技(300073.sz)在今年初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,已经实现高镍811正极材料批量生产,今年全年产销量将保持大幅增长。 目前ncm811的报价在24万元/吨左右,高于ncm523的报价,但前者因钴用量的减少,成本较后者低约1.4万/吨,因此,ncm81吨毛利将增加3.9-4.4万元。 根据真锂研究预计,受需求推动,2018年ncm811电池的生产总量将达到去年的10-15倍。 今年一季度,国内三元材料产量约3.17万吨,同比增长64.26%。 其中常规ncm型号(包括ncm523和ncm333等)占比78%。ncm622型号占比14%。ncm811ca占比8%,增长明显。两年前,ncm811ca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%。 因此,2018年被业内称为高镍811量产元年。 另据瑞士银行(ubs)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0年之后ncm811的市场份额将迅速扩大,到2025年三元材料的ncm622、ncm811和nca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。 艰难迈进 由于镍钴锰使用比例的调整,ncm811等高镍材料在提高镍比例、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,也会造成电池热稳定性的持续下降,进而影响到电池的安全性。 镍在反应过程中还会影响电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环性能,带来电池循环应性能减弱、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,给大规模应用形成阻碍。 业内共识,尽管国内ncm523和ncm622电池制备技术已较为成熟,但生产ncm811电池仍非易事。 由于镍自身的化学特性,容易造成锂的析出,从而影响混料、涂布等后续加工过程,这是生产ncm811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。 单体电池生产主要包括混料、涂布、烘烤、辊压、分条等环节。混料即将正、负极固态电池材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溶剂,通过真空搅拌机搅拌成浆状。涂布环节则是正负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(铜箔,铝箔)表面,以制作极板。 比克电池圆柱电池总工李艳斌在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表示, 比克在生产ncm811电池的过程中,需要对正极材料、浆料、电解液的选择和配比,以及工艺和制造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改进。她举例称,“考虑到高镍材料的氧化性强,对生产所用的水也进行了调整。”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指出,目前正极材料上纯粹使用ncm811材料的电池仍然较少,总体上属于小规模试验阶段,但是将ncm811材料与ncm333或者锰酸锂等材料进行掺杂,并以此作为正极材料的情况已经较为常见。“严格地说,使用811正极材料和ncm811电池有一定区别。”他说。 墨柯表示,使用混合材料可在大幅提高安全性的同时,提升能量密度。企业通过逐步提高ncm811材料的比重来验证技术可靠性,这也算作发展高镍电池技术的方法之一。 “国内现阶段只有ncm811圆柱18650电池在技术上已具有大规模量产的可能,其他封装形式的高镍电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”墨柯向界面新闻记者称,国内18650圆柱电池的生产工艺更加成熟稳定,为ncm811材料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 18650是一种标准锂离子电池型号,即直径为18mm,长度为65mm的圆柱电池。 圆柱形、软包和方形是动力电池不同封装形式。目前,圆柱形动力电池生产工艺最为成熟,电池组装成本较低,良品率和一致性较高,但单体比能量略逊于另外两种电池。 软包动力电池安全性能高,循环性能好,但一致性较差,成本较高。方形电池在安全性优于圆柱形电池,相对能量密度高,但生产工艺难以统一。 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是降低电池成本,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。近年来,国内电池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,2018年上半年,宁德时代研发投入为7.18亿元,约占营业收入93.6亿元的7.6%,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数量的五分之一。同期,国轩高科的研发投入约为1.32亿元,占营收的5.1%。此外,宣布每年将投入销售额的5%作为研发经费的还有力神电池和比克电池,后者在过去三年累积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。 正视差距 与中国电池企业相比,日韩企业在高镍电池上已先行一步。 其中,日本松下可谓一路领先。从2008年开始向特斯拉配套供应圆柱电池开始,松下不断改进正极材料,并先后推出了ncm18650电池和比能量高达340wh/kg的nca21700电池。 韩国企业也较早布局ncm811电池。其中,lg化学计划在将推出第三代软包动力电池,单体电芯能量密度目标为270-280wh/kg,比目前量产的能量密度高出50%。已方形电池为主要产品的三星sdi则在研发其第4代电池,单体能量密度可达270-280 wh/kg,预计2021-2022年间实现量产,第5代电池将于2023年以后量产,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00wh/kg。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上述三家韩国电池企业2017年的研发投入高达35亿元、28亿元和10亿元。 然而,韩国企业的高镍电池研发进程并不如想象的顺利。此前,lg化学、sk创新相继宣布推迟 其ncm811电池量产计划。多位电池业内人士猜测,推迟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ncm811软包及方形电池的安全性还存在缺陷。 王芳表示,品质控制是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,产品性能、安全、寿命和成本是否能够与对手去竞争,才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。 “拥有高一致性、高安全性的电池才更有市场竞争力。” 墨柯在采访中提到,近年来,中国电池行业在技术和规模上发展迅速,电池技术与日韩企业的差距已不大,但中国电池企业在一致性上仍落后一大截,中国领先的电池企业,距离日韩企业有近两到三年的差距。 一致性,是指电池包内全部电芯全生命周期内全部特性参数的一致性,单个电芯容量衰减、内阻增长以及老化速度的不一致,将直接影响电池包的寿命,甚至是电动汽车的安全。 “日韩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良产品已达到万里挑一,中国企业还做不到。” 墨柯说。 安全命门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在公开演讲中多次强调,“对于高比能量动力电池来说,安全性是第一位。” 多位电池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,近来频繁发生的电动汽车自燃,与目前市场上过度强调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而忽视安全问题密切相关。 随着6月12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正式实施,对动力电池比能量的要求明显提高,由去年的80wh/kg提升至120wh/kg。未来,该指标还将进一步提升。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2017年,中国动力电池的平均比能量为115wh/kg左右,这一数字在2018年已快速增长至139wh/kg。过半车型都能拿到1.1倍补贴。 按照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国家补贴表述和技术要求,电池比能量达到140wh/kg的可获得1.1倍的补贴,高于160wh/kg的按1.2倍补贴。 猛狮科技研究院院长邓中一认为,单纯追求高能量密度是件高风险的事情,必然会牺牲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。“只有在保证安全,以及成本和寿命都可接受的情况下,高能量密度才有意义。”他指出。 “目前车企对高镍811材料电池的需求非常旺盛,但出于安全考虑,暂时还不敢大量使用该种电池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电池行业分析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。 他指出,企业为了达到政策对于能量密度的要求、拿到补贴,在快速压低售价、有限的研发成本和时间投入的压力下,往往会选择在安全性上有所退让。 但高镍811材料并不是导致安全性下降的主导因素。李艳斌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电池的安全性并不是某一种材料决定的,而是由系统决定,这其中既包括隔膜、电解液、工艺和生产管控,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pack。 “提高电池能量密度,不只需要进行材料改进,不能把安全压力过于集中在电池上,应对全过程进行改进。”她说。 20182018相关"中国高镍材料电池“春天”来临 产量翻五倍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2018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20182018的支持,对于中国高镍材料电池“春天”来临 产量翻五倍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瓷砖相关 2013 50*200 25*200 900*1800 oshms18000 梵香1860 ,本资讯的关键词:高镍811class新能源汽车正极材料line宁德时代国轩高科2018动力电池来临产量春天 (【2018】更新:2018/12/11 5:16:33)
![]() |
![]() |
资讯中心,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,企业新闻、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。把握佛山陶瓷网,把握行业脉搏。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、资讯和联系,工厂商家价格信息,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。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。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[佛山陶瓷网] |